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日出日落

最近去了一次乘搭遊輪的旅行,在船上先後看過两次日出日落。

海上看日出日落,可以見到太陽從水平線升降,整個過程都盡入眼簾。日出之際,海面先浮現一點金光,太陽徐徐升起,瞬間已光芒四射,散發至大海的每一角落。夕陽西下之時,陽光漸漸轉淡,一團鵝黃沒入水平線後,餘暉稍過,黑夜便開始來臨。最美就是日出日落前後的片刻,日出的金光燦爛,日落的奼紫嫣紅,若天邊有雲,更是雲霞盡染,美不勝收,真是歎為觀止。

我喜歡看日出日落,特別是去旅行的時候,每到美景之處都找尋機會去看和拍照。論觀賞享受,日出和日落都各有千秋,不過看日出一定要早起,不及日落可以較為舒泰地去等待,日出後天空很快便變白,而日落後還有時間去欣賞天色。

看過好些詠歎日出日落的文學作品,日出每是描寫為朝氣蓬勃,象徵希望和新的開始,是用來鼓勵人心的上佳比喻。日落的情景,却成為不少文人寄情之寵兒,馬致遠天淨沙那句「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」,就是以日落來帶起深遠的意境。「夕陽無限好,祇是近黄昏。」這常用於形容晚年的名句,更是家喻戶曉,也帶來多少唏噓。

日出日落,幾十年就此過去了。正如音樂劇“Fiddler on the Roof” 那首令我感動的歌曲“Sunrise, Sunset” 所唱:「日出日落,似水流年,四季交替,來去匆匆,悲喜交集。」活到這把年紀,見到孩子長大自立,還能過點雲淡風輕的日子,領略夕陽之美,當是滿懷感激了。

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我思我捕 (5) -- 芍藥







古人稱牡丹為花王,芍藥為花相,可知芍藥在眾香界中亦負盛名。芍藥與牡丹的花型相似,但芍藥是蓄根草本植物,而牡丹都屬灌木木本。芍藥開花期遲於牡丹,我認為是其聰明之處。她不與牡丹爭艷,却能在整個夏天大放異彩,艷壓群芳。


每年夏天,三藩市的金門公園,都有一塊芍藥園圃,培植不同品種的芍藥,千嬌百媚,萬紫千紅,百看不厭,我必定赴會。若有愛花的親友來訪,也帶他們參觀,分享樂趣。

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

懷念故友

一位老友突患急病的消息,使我不能安睡,輾轉反側之際,竟想起两個已故的大學同學:民生和小娟。

大學第一年初識民生的時候,他給我的印象是一個俊朗的小伙子,有內涵却帶點傲骨的氣質。真正與他成為好朋友是在第二年的夏天,大家在同一機構做實習工作,常有交談而加深彼此的認識。他的知識廣泛豐富,觀察力强,不需多言便能準確地表達思考,英語造詣尤令我佩服,肯定是大將之才。然而他為人作風低調,並不爭功和表現自己的才華,看似置之度外,實則深藏不露。他對一些不值多顧的人事,一句「關人鬼事」的回應,甚得我的同感。
畢業後,民生的才幹,很快便在工作上顯露。他仍然採取人不知而不慍的作風,享受潛龍的樂趣。可是這樣的人才,雖不主動進取,遲早都會出頭的。好幾年後,他給委派去上一個專為政務官而設的海外訓練課程,回來後脫胎換骨,毅然轉工,在短期内已幹得有聲有色,政績蜚然。
我們幾位要好的同學,畢業到結婚後,都有保持聚會,大家的家庭成員都稔熟。自從民生當上政務官後,他就忙到沒時間來與我們相聚,他的太太說他多時連晚飯也趕不及回家吃。偶爾見到他,都祇是少談幾句便匆匆告別,頗懷念以前相談的日子。
事業如日方中,料不到竟會接到他病危的消息,當堂大為吃驚,想去探他却因為他不想老友見到他在最後時刻的樣子而不獲,祇能在他逝世後痛說一路好走。對於他的英年早逝,真是無語問蒼天,現在想起他仍不勝唏噓。

小娟長得清秀可人,冰雪聰明,思想敏捷,有着大家都喜歡的一點俏皮和幽默感,有時更會開善意的玩笑,令你忍俊不禁。最記得那次班中討論,當主席的男同學在她答了幾次後仍連續問她為什麼,她一句廣東話:「我鍾意呀!」,使他為之語塞,我們却笑到人仰馬翻。
第一年的暑假,我們六位同學一起做暑期工作,二人一組,每天都要寫報告。我和小娟同屬一組,別看她平日輕描淡寫的作風,辦起事來可是絕不苟且,分析準確,建議週全,和她合作認識到她的幹勁及能力,亦從此成為好友,畢業後不時都相聚。
在一次聚會中,她告訴我們要去海外與一位商人結婚,我們都很驚奇,因為她當時已有位穩定的男友。和她道別後祇見過她两次,一次是她回香港探親友,第二次則是前幾年她來三藩市一遊。頭一次覺得她沒有什麽改變,但是第二次則却明顯消瘦,滿臉倦容,知悉她丈夫去世後,她肩負打理全盤生意和養育子女的重任,疲於奔命。這種一枝祇蠟燭兩頭燒的生活,真擔心她的健康,除了表達關懷之外,祝福和掛念,也祇能盡在不言中。
去年幫忙籌備同學聚會的時候,收到她的死訊。以往相處的日子,一幕幕湧上心頭,眼淚忍不住就掉下來了。子女有成,正好安享晚年,却這樣撒手塵寰,非常可惜。

懷念故人,思潮起伏,良久才能平静。也不忘祝福正在患病的老友早日康復。

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外甥的婚禮

在加拿大的外甥十月初結婚大喜,妹妹邀請去觀禮,自然一口答應。
婚禮分為三部曲。早上新郎接新娘來向父母及長輩敬茶,下午在教堂舉行結婚典禮,晚上設宴款待親友,非常熱閙。
外甥是妹妹的幼子,少時很是聰明活潑,口齒伶俐。自他移民加拿大後,見過他幾次,每次都覺得他長大了,去年回香港適逢他偕未婚妻探親,两口子看來甚為登對,知道他的婚訊,當然滿心歡喜。
婚禮的早上,外甥出門時,見到身穿禮服的他,比平時俊俏及成熟得多,眉宇間透露的緊張與期待,却掩不住他的興奮和接得美人歸的信心。他甫出家門,緊張與期待就像全數交给了妹妹和妹夫,直到他帶新娘回來時便化為無限的歡欣,洋溢於家中每一角落。看着妹夫輕拍兒子的肩膊,妹妹笑不攏嘴地為媳婦扣上飾物,温馨的叮嚀,真情流露,感受的氣氛絕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。
外甥和新娘子都是基督教信徒,結婚典禮就在他們愛巢附近的基督教堂舉行。過程流暢,儀式莊重,當主禮牧師宣佈二人結成夫婦時,全場親友都鼓掌祝賀,两人的眼神和笑意,告訴大家這就是幸福。值得稱讚的是,婚禮的安排,得到不少教會朋友的幫助,佈置教堂和調控程序出色,婚禮後的茶會的小點與結婚蛋糕,款式味道皆可與專業者媲美。
晚上的喜宴,因酒樓有變而由原來的中式改為西餐,我覺得更有新意,甜品的提拉蜜酥(Tiramisu) 最令人喜出望外。比菜式更豐富的,還是稱心編排的節目。未開席前已可看到上下午婚禮两部曲的照片,後來還有幾套幻燈片,分別展示新郎新娘的成長、相識、定情的經過,拍得真美!外甥夫婦是男女主角,當然頻頻出鏡,製造不少甜蜜,最欣賞的是外甥高歌一曲,情深款款,悠揚悅耳,這小子真有一套!
我應邀上台說幾句話,沒有準備過怎樣說,祇就恭賀妹妹和祝福外甥夫婦两方面,即興隨心發言。想起音樂劇 Fiddler on the Roof 中的母親在女兒婚禮唱得令人感動的 Sunrise, Sunset,便藉這首歌,說出妹妹和妹夫不辭勞苦,排除萬難把子女撫育成材,衷心佩服和祝賀他們。談到外甥一件童年趣事,他自己都記不起。祝福他夫婦時,又想起 Carpenters的名曲 For All We Know幾句歌詞:「看我倆,很多方面彼此都陌生,讓我倆用一生的時間來說,我深深了解您。」也就說出來與他們分享。
外甥的婚禮,帶來的感受,比去過不少婚禮都深刻,真開心我能赴會。

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

一年容易又中秋

桌上的「雙黄蓮蓉」月餅,牆上的日曆,都告訴我還有幾天便是中秋節了。每年到這時候,總不免想起以前過節的情景。

兒時社會的物資沒有今天的豐富,吃月餅是很大的享受。不少有名的茶樓餅店都設有「月餅會」,月供數元,到翌年八月便可領取八至十盒月餅,對一般人家送禮自用都十分方便,母親亦有參加。到了農曆八月初一,我們都期待母親去領月餅,最受歡迎的不是盒中的月餅,而是隨餅附送的两隻又硬又乏味的「猪仔餅」,為免發生「爭奪戰」,母親把它們切開分給我們,分得的餅塊和插在餅上的紙花,就如珍寶地收起,很久也捨不得吃或丢掉。

好些月餅店都裝上一台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公仔戲來吸引顧客,這些主要用竹枝和紙紮作的古裝造型人物佈景,製作精巧,色彩艷麗,論動態雖祇是單調的轉來轉去,但在當時缺乏電視甚至收音機的年代,就成為茶餘飯後的一個應節娛樂節目。帶我們去看的姨母,邊看邊講這些故事和神話,什麽「三英戰呂布」、「八仙閙東海」等,我們聽得津津有味。

花燈是中秋節的特色。小時家裏掛的「走馬燈」,母親在節後都收藏好以便來年再拿出來應節。家中並沒有多餘錢買漂亮的花燈給我們,有的祇是普通摺叠的印花紙燈籠,此外,用柚子皮挖出幾個洞再插上蠟燭在地上拖行,也可以玩個飽。有幾年母親買拜神用品時買多少竹篾和色紙,與我們一起做「楊桃」和「批皮橙」(用六個正方形竹篾架子搭成再黏上色紙的花燈) ,再加上用彩色月餅價目表摺成的魚鳥掛在竹枝作「豎中秋」,頓然平添不少氣氛。

中秋節的晚上,吃過豐富的晚飯後,我們和鄰居的兒童,提着花燈在街頭巷尾穿插嬉笑。記得鄰近一條小街,入夜後非常昏黑寂靜,在中秋夜却大放異彩,孩子們的花燈,宛如一團團的彩球在夜空翻騰,也許平時委實太靜了,這晚的燈舞和笑聲,把熱閙的氣氛點綴得更為濃厚。

到了不再提燈跑街的年紀,看齣好電影,和好友相聚遠足,或一起賞月談天,是我通常過節的節目,最有趣的一年,便是和幾位愛攝影的朋友,走去大坑看用燃點的香火紮作而成的「火龍」,隨着舞龍的健兒奔跑,人聲鼎沸,大汗淋漓,擠不進好的位置拍攝,却給掉下的香火灼個赤痛,真是活該!

我平時並不十分喜歡在假日走進擠迫的人群裏,但除夕和中秋則屬例外,尤其是中秋這個象徵團圓的傳統佳節,除非不在香港,我都會去維多利亞公園去,這裏的人潮和燈海,最能表現團圓的氣氛,感受和融會於其中,更覺人間有情。結婚後的中秋夜,祇要不下大雨,我們總是一家三口到公園來,找一個小角落,席地而坐,點上花燈,共渡這個滿園温馨的晚上。

移民美國後,仍然喜歡過中秋節,雖然缺少難忘的大眾熱鬧團圓氣氛,亦能依然月餅照吃,月照賞,這裏秋高氣爽,明月當空,又是別一番「天涼好箇秋」的滋味。

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

當我六十四歲時

我在二十歲那年,放暑假時在一個青年中心當義工,加入中心的青年服務團。做義務工作服務社會,樂在其中,同時學到不少處世之道。最大的收穫,是認識十幾位年紀相若的朋友,服務團解散後仍然繼續來往,成為終生老友,即使各奔前程,結婚生子,移民海外,仍然保持聯絡,至今已逾四十年。


記得我們有一次在大嶼山的散石灣組織一個夏令營,日間程序緊密,大家都很努力去照顧參加的青年。到了晚上節目完畢,青年們進營房準備休息。我們去營內的球場,席地而坐,談天說地聽音樂。聽到一首由 Beatles 唱的 When I Am Sixty Four 時,我提議我們在六十四歲重聚,大家都說好。當時的小伙子,那會認真去想及六十四歲這麽遥遠的日子,但歲月如梭,彈指間大家都紛紛「登陸」。去年回香港和幾位團友相叙時,舊事重提,也就促成今年遠遊法國的「花甲之旅」。


一行十一人,從六月尾到七月中,先在 Paris 乘火車南下Avignon,租了兩架車,由Avignon 玩到Bordeaux,再乘火車回Paris 玩三天才結束旅程。兩個星期在法國南部,遊覽過不少地方,看古羅馬帝國的大橋、劇場和鄉村遺跡,走中世紀的村鎮、修道院及教堂,逛市集,尋找著名畫家Van Gough Cezanne的足跡,瞻仰Lourdes 之聖母顯靈處和大教堂,漫走名城Bordeaux等地,確是心曠神怡,美不勝收,這遊程以後或會選擇來寫寫。


法國的美食舉世聞名,我們自然不會錯過。這次旅行並沒有去過高級餐廳用膳,却嚐到不少美食,皆因我們好些晚餐都是自己動手做。我們在 AvignonLabastide d’Armagnac 两地都租了一間屋各停留七天,前者是小酒店形式經營,所以弄膳不多和做些比較簡單容易的菜式。到了後者可不一樣,租來的屋子就當作自己家那麽方便,一位團友的法國夫婿的祖居就在這裏,這位仁兄既懂吃又懂煮,我們到步當晚的鵝肝及鴨腿就傾倒眾生,其後的燒雞那恰到好處的火候更令我們讚不絕口,幸好我們也有大厨四哥一夫當關,從白酒煮青口、焗蝸牛、到甜品的 crepe,味味皆精,功力與法國姑爺不遑多讓,我們真是口福不淺。


不要以為出外用餐都是好吃,我們在 Avignon 中心區便嚐到一個最差的法國晚餐,頭盆的沙律還算可以,主菜幾款都味同嚼蠟,甜品更乏善可陳,加上服務員愛理不理的態度,真不知這家餐廳為何仍能立足。反而在海邊小鎮 La Ciotat 吃十塊歐羅一客的午膳,鴨片沙律色香味全,燒魚鮮香甘滑,是吃過最超值的一餐。


回到 Paris 有一個喜出望外的收穫不能不提,就是我們一位團友找到她的好友白水兄帶我們去遊羅浮宮博物館,在两個小時內,集中去看古希臘雕塑和中世紀名畫。這两小時就像上了一節精釆的藝術課,白水兄的導賞造詣之高,特別是拿這些藝術和中國同期作品的比較,令我感激讚賞不已。後來我到d’Orsay 博物館看畫時,多麼希望能夠再有白水兄在旁指引,使我更能領略這些名畫。


這次旅行無可取代的享受,便是與團友相聚的時光。這些年來,雖然大家都有聯絡及出遊,但超過十人和两星期還屬首次。除了幾天較為輕鬆的節奏外,其餘的日子都是早出晚歸,很開心大家仍有精力去支持,更開心是我們有不少時間共聚、遊玩及暢談彼此情況,昔日的情懷,並不因年華老去而有所改變,仍是毫不介懷的開玩笑,真誠的分享與關心,我們的友情比醇酒還醇。看大家在市集採購新鮮果菜時的呼應,看大家走進薰衣草田時的喜悅,看大家穿插於向日葵花拍照時的「枝整」,恍如時光倒流,這不就是數十年前做義務工作時的我們嗎?


當年聽When I Am Sixty Four 祇是因曲名提議重聚,真料不到竟然在losing my hair 之時實現。我們在 Paris 分手時,甚有依依不捨的傷感。在歸途上想起這首歌,滿懷感激,默默祝福大家都能保持健康再結伴同遊。團友們,我有一晚曾向大家衷心說得到你們做朋友是我的福氣,現在再讓我向你們回應一句曲詞:I still need you!


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

我思我捕(4) - 牡丹





「惟有牡丹真國色」,這句詩恰當地說出牡丹在眾香界之地位。論艷麗雍容,牡丹無出其右。我家種有幾株牡丹,其中的中國牡丹,開花期是每年的二三月,這時加州冬天多雨,花蕾每因雨水太多而腐爛,非常可惜。今年竟有好些逃過「劫數」,開出燦爛的花朵,這朵更姗姗來遲,在五月下旬才開,更使我喜出望外。

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

報紙與我

還未懂看報紙時,偶隨父親上茶樓,見到很多人都在看報紙,問父親為什麼,父親告訴我這是一般人的生活習慣,再問父親看報紙有什麼好,他說你長大了便會知道。



我大概在小學三年級時開始閱報,自此就與報紙結下不解之緣。那時看的是父親每天下班拿回家的一份報紙,最愛看的是連載的武俠小說,小說描述洪熙官陸阿釆胡惠乾等少林英雄懲惡鋤奸的情節,至今仍記得起。每天父親回家時,我總是第一個搶走報紙的,若是父親丟失或忘了帶回,我都會很失望。



上了中學,閱報的範圍擴大,時事新聞和體育報導,與及娛樂資訊,很快便取代了武俠小說的地位,放學回家做完功課後,第一件事便是拿起報紙來看。越是懂事時,也就越能領略報章之魅力和閱讀的好處。



當時資訊没有那麼發達,電視並不普及,家裏也很遲才有收音機,所以報紙就成為知道社會在發生什麼事情的媒介,我很佩服辦報的人才,他們能夠把握緊迫的時間,找資料、做採訪、編排整理、付印校對,使每天都能依時出版,真是殊不簡單,作為讀者,祇需付一點零錢,便可以不出門而知天下事,是多麼超值的事情,即使現在科技進步到很易可尋找資訊,我仍然抱著這個意見。



年紀再大一些時,特別喜歡專題的報導,這些專欄多時還啟發我求知的意念,自己再去找尋更多資料,使知識更進一步。有時更剪存以備將來再作參考之用,雖然再看機會不多,但是儲存過程卻樂在其中,還間接給自己訓練一下整理的技巧。



閱報給我最大的收獲,是維持我對中國文字的了解和寫作的能力。我在香港長大,唸的是英文中學,是不折不扣的「番書仔」,中學後更没有再讀中文,到現在仍能寫得一手流利的中文,固然因為自己的中國心堅持絕不放棄中文,而讀報的習慣,實在有很大的幫助。報章的副刊裏多位專欄作者,都是我的老師,他們的寫作技巧和風格,給我提供不少上隹的學習機會。



報紙伴我成長,數十年來都是我的良師益友,閱報帶給我的樂趣和學習機會,數也數不清,我深信這個習慣肯定會繼續下去。現在資訊日新月異,可以隨時上互聯網看,不過我仍然喜歡拿起報紙來閱讀,沖上一杯好茶,打開報章,看著自己喜愛的篇幅,稔熟的新聞紙味,沾上雙手的油墨,帶來的簡單生活享受和親切感,又豈是上網所能媲美呢!



(原文刊於星島日報二OO九年一月一日。)

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我思我捕(3) -- 君子蘭









君子蘭正在後園盛放。筆挺的花莖,展傘的花朵,嬌艷的色彩,十分美麗,把两三枝花莖放在一起,更是燦爛奪目。




君子蘭英文名是 Clivia,屬石蒜科植物,並非蘭花種類。我覺得其花雖美,却非特別清雅脫俗,為什麽會名為君子蘭,有點莫明其妙。大概因為其別名劍葉石蒜讀起來詰屈聱牙,花朵却如斯艷麗,才有這個「更為相配」的名字吧!




三十年前在中國,君子蘭一度成為天之驕子,是官商送禮之珍品,價錢貴得極不合理。那時我在廣州越秀公園參觀君子蘭展,見到一個叫「花臉和尚」的品種,覺得這個名字和「君子蘭」極不相稱,但却甚為有趣,因為花太貴而買了一包種子,但是怎樣也種不出來。反而來到美國後,這花頗為便宜,一買三盆,至今已種了十多年,自己觀賞之餘,還可繁殖分贈親友,皆大歡喜。

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

我思我捕(2) -- 蕙蘭
















後園的蕙蘭正逢開花時節,告訴我春天已經來了。孔子稱喻蘭為「王者之香」,顯出蘭花與眾不同的氣質。蘭花的確別具脫俗風格,不需濃豔的色彩便能展現其高貴氣質,花期之長,更是其他花朵望塵莫及。






這一幅照片拍於今晨。這株蕙蘭已種了十多年,不需怎樣照料,每年都在這時開花,從未間斷,花兒清麗高雅,帶給我不少眼皮供養,真是衷心感激。

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

我思我捕(1) -- 總統山



去年九月往南達科他州 (South Dakota) 旅遊時在總統山(Mt. Rushmore) 拍下這幅照片。那天遲了出發,幸而還可以在陽光未轉方向時看到這舉世聞名的四總統雕像。身歷其境,才可以領略其雄偉之氣勢、超凡之設計、及精準的匠工。四位美國總統之中,華盛頓建立美國,傑弗遜創作獨立宣言,林肯解放奴隸,皆是豐功偉績,所以有批評者謂羅斯福不配和他們並立。我却不以為然。羅斯福始設國家公園,今天我們可從心所欲的暢遊這麽多個國家公園,實拜他之所賜。還有,甚受兒童歡迎的玩具熊,亦是因為他放過一隻熊而製,從此 Teddy Bear 便帶來無限歡樂和商機。這些貢獻確是不少!

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

攝影

喜愛攝影,已非一朝一夕之事。


小時家境並不富裕,沒有照相機,拍照都去「影相舖」。除了學生照片,家庭照片很久都不會拍一張。但是倒喜歡看照片,無論是在報章或雜誌的,都看個不亦樂乎。


我的第一部相機,是在中學時用過年的利是錢和省起的零用錢買的,是很簡單的相機,用的是每卷十二幅的「120黑白菲林」。冲印費用並不便宜,所以不常用,也多用於拍生活照片,談不上什麼技術。


畢業找到工作後,才真正投入攝影,樂在其中。看攝影書本和雜誌,學到很多知識。去參觀攝影展覽,領略名家心得,加強觀察取景的能力。添置單鏡反光機和不同焦距的鏡頭,提高照片的質素。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拿起相機去嘗試,從錯誤中學習和進步。


有一段時間曾經參加過同事組織的攝影組,跟他們外影、欣賞作品和討論,在高手的指導下,獲益良多。可是我不能也不願把大部分工餘時間都放在攝影上,達到自覺不錯的水準,也就稱心快意。


以前攝影要用「菲林」及冲晒照片,不懂冲印或沒有設備者要光顧冲印店,所費不菲,而且有時因冲印藥水濃淡影响照片質素引致不快。如今科技發達,數碼攝影在短短數年便取代傳統方式,技術之易,儲藏之簡,傳送之速,使攝影更為普及與豐儉由人。不需很複雜的電腦軟件,已可改良照片。


然而,攝影之道高深,一定要努力學習觀摩才能有成,往往越加探索則越覺己之不足。我非常佩服及感謝攝影大師、名家、記者、以至一般的「發燒友」,他們憑本身的技術和執着,多時不辭勞苦創出精心傑作,無論寫實寫景寫情,都帶給我無限視覺及心靈的享受和共鳴。


一張照片可以勝於千言萬語,何況語言文字都會有不能盡述之處。看一張照片,可以祇看拍攝的是什麽,也可以欣賞作者的技術,更可以探索其表達的含義及意境,如此一來,想像和創意都可以自由發揮,其樂無窮。


這些年來,我的攝影目的都是自娛,及和親友分享同樂。現在有了網篇,也就打算不時把所攝所思,在這裏獻醜一下,還望大家不要見怪。

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

大地震

不到一個月,新西蘭基督城、中國雲南盈江縣、日本本州宮城縣先後發生 6.35.8、及8.9 級的大地震,傷亡慘重。三者之中,以三月十一日下午在宮城縣的為最甚。地震引發海嘯,淹沒好些東北沿岸的村莊和市鎮,造成極大的災禍,到今天已逾萬人喪生,尚有萬多人失踪。位於福島的核電廠六個發電機組,有四個發生爆炸,造成幅射泄漏和擴散之嚴重危機,現在仍在搶救中,導致人心惶惶,终日不安。

因為資訊發達,雖有時差關係,在美國三月十日晚上已看到日本地震的新聞報導,見到海浪席捲沿岸地帶,所向披靡,汽車房屋道路,都像摧枯拉朽,速度之快,規模之廣,看得心驚肉跳,以為祇在電影災難片發生的情景,竟然活現眼前。連日來的報章和電視陸續報導災情和救災的進展,滿目瘡痍,慘不忍睹。

有一晚電視播出松島劫後情形,到處垣牆敗瓦,一如廢墟,見到放在小學禮堂的八十多具學生屍體,不免感極而悲。多年前曾到此一遊,還記得那裏的青松古剎和海濱群島,今非昔比,不勝唏噓。

目睹那麽多人承受家散人亡的苦痛,誰能沒有測隱之心!誠心祝福救災工作進展理想,災民能夠盡快重建家園,收拾心情,再過正常生活。核電廠早日能得控制,幅射外泄問題解決,不致釀成更大禍患。

世紀大災難,很快便得到了國際的關注,連日來多國紛紛慰問捐助,及派出救援隊和核電專家去日本幫助救災,實屬義不容辭之舉,關愛原是絕無疆界的。在日本國內,災禍更有助於團結國民共渡患難,除了少數的怨憤聲音和趁火打劫事件,全國人民都以堅忍的精神去面對苦難,互助合作,他們臨危不亂,並不爭先恐後,地震時在街上避難都在兩旁讓出中間通道,購買食物時有秩序排隊輪候,一般商店都不趁亂加價,國民教育之佳,是各國學習的榜樣。

反觀中國和香港的市民,却在搶購食用品出盡洋相,尤以瘋狂搶購食鹽來抵抗幅射成為國際笑柄。我認為他們搶鹽是屬於羊群反應,出發點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,他們其實從中受害,雖無知但情有可原。要責備的是不負責任傳播錯誤訊息的人,與及乘人之危來坐地起價的商人。

這次災難普遍喚起各國對天災和特別是核電的關注。比較先進的國家,紛紛加强教導市民對天災之準備和緊急應變。核電方面,更著重檢查現有的核電廠和檢討將來建廠的需要,德國更立刻關閉七間核電廠三個月檢查其安全設施,並加快研究發展其他能源來代替核能電的長遠計劃,反應是目前最積極的國家。

天災可以隨時隨地發生,一剎那便可摧毀一生甚至世代的產業,往往令人措手不及,任憑怎樣先進預測,最多亦祇能盡量減少傷亡和接受現實。個人在大自然中的力量,更感渺小和無助,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悲觀、放棄、及祇顧有酒今朝醉的生活。人祇能活一次,我們更要居安思危,熱愛生命,珍惜、關心、和善待親友,留意身體健康,保持樂觀的態度,就能心安理得,不枉此生。

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

寫完對白居易「燕詩」的感想後,根據朋友的電郵,在網上聽了一個有關孝道的講座。講者開始便引用 Bill Gates 所說的「世上最不能等的是孝敬父母」這句話,叫大家反思,然後鼓勵大家去孝敬雙親。

最令我產生共鳴的,是兩姐弟去打掃父親的房間時,找到老父一封想投稿的信件。這篇名為「當我們老的時候」的文稿,寫下老人對子女的請求。道出父母都老了,不再是原來的樣子,說話有時會嘮叨,前言不對後語,忘了主題,希望他們理解,多給些時間讓父母想想再說。父母說什麼都不重要,祇要兒女在旁聽便心滿意足。吃飯時漏咀弄污衣服,失禁時便溺沾衣,請勿責怪,祇要想起父母在他們年幼時如何餵他們吃東西,和替他們擦屎擦尿的情景。記得當初父母帶領走上人生之路,如今也請他們陪伴走完最後旅程,多給一點愛心和支持。孝敬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,飯後端杯茶,晴天裏陪父母出外走走,與鄰居談談心,結婚生子後帶子女回來看看,便已開心感激。

我覺得這頓語言,真摯精誠,道出不少年老父母的心聲。簡單說來,父母就是請求子女使他們能夠過一個滿意的晚年。這是老人發於心裏的自然反應,子女應該不難辦到。而這頓話也令我想起孔子的論語有關孝道的言語。

父母愛子女之心,無微不至。記得中學讀國文論語論孝篇,第一則便是「孟武伯問孝。子曰:父母唯其疾之憂。」每位父母都能深深體驗這句話,子女生病時都不厭其煩地盡心照顧,如果能夠的話,都寧願替子女去病。我相信很多父母生病時,都沒有期望子女依樣的回哺,但却聽過不少兒女長大後置父母於不顧的事,更遑論生病時的探望了。

講者也題起論語另一則的「子游問孝。子曰: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,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,不敬,何以別乎!」兩千多年前的學說,已經表達祇是供養父母稱不上盡孝。孝是包含尊敬的,尊敬就是接受父母的生活習慣,理解他們的現況,和尊重他們的意見。父母的意思和請求,有時也許難於應付或者和自己看法大有不同,但若能想想上述老父所寫的,就會較易放開心懷,了解和尊敬他們。

現在的社會比以前複雜,生活節奏緊張得多,父母都應該明白,子女求學、就業、居住的地方,都可能遠離他們,不可以常來探望,甚至有事都不能立刻趕回來。但是親情是無價的,子女都應該在能力所及下,真心孝敬父母,使他們開心過日子,不要等到他們離去才後悔莫及。現代資訊發達,就算身在外地,利用電話電郵與父母通話問安,實在易如反掌,不做絕對是說不過的。

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

白居易之「燕詩」

前幾天的聚會裏,一位朋友問及以下白居易的「燕詩」:

上有雙燕,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。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孜孜。 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,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,猶恐巢中飢。
辛勤三十日,母瘦雛漸肥。喃喃教言語,一一刷毛衣,一旦羽翼成,引上庭樹枝。 舉翅不回顧,隨風四散飛。雌雄空中鳴,聲盡呼不歸,卻入空巢裡,啁啾終夜悲。 燕燕爾勿悲,爾當反自思,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,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。

當時有一位姓劉的老叟,甚為思念離去的兒子,他以前亦曾離父母而去,白居易因此事而寫成這首詩。借雙燕哺雛至雛燕成長離巢的經過,喻父母養育子女之不辭勞苦,和思念子女一去不回的悲傷,亦藉此勸人不要忘記父母養育之恩。全詩祇一百五十字,字字珠璣,叙事固然精釆,寫情更是意境深遠,自是文學上之不朽名作。我在初中時讀過這詩,現在仍記得起。

這首詩時引起在座的朋友不少共鳴,特別是有兒女長大成人的,談及他們教養子女的歷程,如何遇到挫折及排除困難,感受尤深。幸好子女在長大離家後,都和父母保持聯絡,大家都沒有遭受「舉翅不回顧」之痛。

在美國的中國父母,養育孩子真不容易,除了一定的經濟壓力,中美社會制度之不同,文化的分野,往往帶來很大的衝擊。我曾在華埠做過輔導青年工作,見過不少父母,不知如何去應付這些局面,以致與子女不和,家無寧日,再嚴重者,子女離家出走,更增本身的憂慮,甚至影响夫婦的關係。

我贊成朋友認為子女應該記得父母養育之恩,但我更覺得養育兒女是父母的天職,很少父母養兒是冀望回報的,而多還是屬於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」一族的。兒女的一個電話、一封電郵、一聲問候,都已可以令他們很開心和放心。不過我們都要明白,兒女始终都要長大自立,有他們自己的世界,我們應該鼓勵支持,並樂於見他們離巢獨立,但是却可以在過程中,表達希望他們和父母保持聯絡及分享生活狀況的意識,這樣更能維繫親情,使家庭更趨美滿。

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

迎兔年



辛卯兔年大年初一,風和日麗,沐浴於冬日暖陽中,心曠神怡。


過年的氣氛,加州自難與中國人的社會相比,不過灣區仍有不少慶祝新年的節目,大家開開心心的拜年,互相祝福問好,再從電視轉播看看两岸三地的春節情景,亦是愜意。


歲末曾刻一章以迎兔年,就放上網篇來恭祝大家「動如脫兔」吧!


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

歲晚的回憶

今天是大除夕,一年將盡之際,往往把我帶回兒時的回憶。

少時真期望過新年,因為這時都有两星期的春節假期,吃得較多和較好,又有「利是」作額外的零用,而且父母的管束也特別放鬆,可以通街跑、放炮仗、看猴子戲,玩個不休。

在中國人的社會,過年是每年最大和最高興的節日,那時生活水準比現在低得多,平日節衣縮食,都留在新年消費,所以過年更顯得隆重,到了農曆十二月,歲晚的氣氛頗為濃厚,市面頓然變得熱鬧,一般家庭都準備送舊迎新,形成一片急景殘年的景象。

我的家向有在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禡的習俗,那天晚飯的菜式很是豐富,父親親自下厨做的八寶鴨和荔芋扣肉的滋味,如今恍惚猶在心頭。吃過這頓飯,準備過年的工夫便緊凑起來。

和父母親一起去辦年貨,是我們最受歡迎的節目。一窩蜂擁着父母親去幾家相熟的店子去買海味雜貨,父親總是與店主和伙計閒話家常,他們往往隨手給我們蝦米、合桃、冰糖等「額外零食」,吃得好是開心。

辦年貨不久便是「謝灶」的日子,少不了用甘蔗拜祭。母親知我們饞嘴,買蔗也特別多買一些,滿足我們這幾個「地上濟君」。

一家之主的父親,每年都在這時書寫揮春,我們幫手預備筆墨紅紙,圍在桌旁觀看,父親的毛筆字是全家人最好的,看他揮毫是一種享受,我們一時說些逗他歡喜的說話,一時胡言亂語,什麼「出入平安」拿去貼在廁所最好,笑個人仰馬翻。

做煎堆油器那天,又是賞心悅事。我們幾個小鬼,說是幫忙,其實就是貪吃花生和椰絲做的餡料。還記得父母親做煎堆的情景,母親煮好餡料,父親把餡料擠成一個個結實的圓團,父親搓粉壓成薄薄的煎堆皮,母親把煎堆皮裹起圓團再滾入芝麻,两人配合得很有節奏,偶爾父親搓粉時把煙灰掉進粉團,我們大叫「老豆加料」,想起來仍然有趣。當晚在廳中架起油鑊來了炸,又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機,不過最難忘的,還是炸完油器後,一家人分享在鑊裏煮的大鍋生菜。

那時家境不佳,沒有買玩具的餘錢。有一年我的弟弟,在一個玩具檔看到一支木製的手槍回家倣製,用橡筋牽動發掣引發「礔啪纸」,火花穿過小管燃着在內的小炮仗射出來,非常好玩。

歲晚的壓軸好戲,自然是大除夕了。吃過豐富的團年飯後,大夥兒就往街上走。那時家住上環,每年都有除夕花市,遊人如鲫,好不熱閙,我們佔了地利,逛倦了便回家休息一會又再出來,父親早已買了年花,但是總會在午夜後花市減價時,多買一點。

我有一個姨母,在大除夕晚上,必然拿出一些手帕,着我們抹抹臉後便扔掉,說是抹去所有「衰氣」,我們都說她迷信,但大家都順她意,使她歡喜。

歲月無聲,數十年已過去,雖然兒時不再,但是這些回憶,在歲晚時都能帶來不少温馨的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