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完對白居易「燕詩」的感想後,根據朋友的電郵,在網上聽了一個有關孝道的講座。講者開始便引用 Bill Gates 所說的「世上最不能等的是孝敬父母」這句話,叫大家反思,然後鼓勵大家去孝敬雙親。
最令我產生共鳴的,是兩姐弟去打掃父親的房間時,找到老父一封想投稿的信件。這篇名為「當我們老的時候」的文稿,寫下老人對子女的請求。道出父母都老了,不再是原來的樣子,說話有時會嘮叨,前言不對後語,忘了主題,希望他們理解,多給些時間讓父母想想再說。父母說什麼都不重要,祇要兒女在旁聽便心滿意足。吃飯時漏咀弄污衣服,失禁時便溺沾衣,請勿責怪,祇要想起父母在他們年幼時如何餵他們吃東西,和替他們擦屎擦尿的情景。記得當初父母帶領走上人生之路,如今也請他們陪伴走完最後旅程,多給一點愛心和支持。孝敬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,飯後端杯茶,晴天裏陪父母出外走走,與鄰居談談心,結婚生子後帶子女回來看看,便已開心感激。
我覺得這頓語言,真摯精誠,道出不少年老父母的心聲。簡單說來,父母就是請求子女使他們能夠過一個滿意的晚年。這是老人發於心裏的自然反應,子女應該不難辦到。而這頓話也令我想起孔子的論語有關孝道的言語。
父母愛子女之心,無微不至。記得中學讀國文論語論孝篇,第一則便是「孟武伯問孝。子曰:父母唯其疾之憂。」每位父母都能深深體驗這句話,子女生病時都不厭其煩地盡心照顧,如果能夠的話,都寧願替子女去病。我相信很多父母生病時,都沒有期望子女依樣的回哺,但却聽過不少兒女長大後置父母於不顧的事,更遑論生病時的探望了。
講者也題起論語另一則的「子游問孝。子曰: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,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,不敬,何以別乎!」兩千多年前的學說,已經表達祇是供養父母稱不上盡孝。孝是包含尊敬的,尊敬就是接受父母的生活習慣,理解他們的現況,和尊重他們的意見。父母的意思和請求,有時也許難於應付或者和自己看法大有不同,但若能想想上述老父所寫的,就會較易放開心懷,了解和尊敬他們。
現在的社會比以前複雜,生活節奏緊張得多,父母都應該明白,子女求學、就業、居住的地方,都可能遠離他們,不可以常來探望,甚至有事都不能立刻趕回來。但是親情是無價的,子女都應該在能力所及下,真心孝敬父母,使他們開心過日子,不要等到他們離去才後悔莫及。現代資訊發達,就算身在外地,利用電話電郵與父母通話問安,實在易如反掌,不做絕對是說不過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