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友相繼離世,不免再想起死亡的現象。三十年前在職員月刊上寫過一篇文章,拿來翻看,覺得自己對死亡的基本意見沒有很大的改變,於是作點增删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死亡是生命的盡頭,是人生必經之路,可以突如其來,完全不給你任何心理準備,也可以在你病危之際,遲遲不至,讓你飽嚐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的苦味。
人的死亡,對於死者的親友,以至和死者毫無關係的人,不同親疏,不同年紀,死亡的早遲、原因或處境,都會有不同的感受。壽終正寢的老人,大家都會認為他有福氣。假如死者英年早逝,大都覺得可惜,但如果這是無惡不作的匪徒,就算是親人,也會有不同的意見。
一個人知道自己快要死了,他的感受又是如何呢?除非是久醫罔效的絕症,或是堅決尋死,第一個反應多會是否定或拒絕接受這個現實。「這不是真的!」、「為什麽是我?」是常聽的言語。跟着是憤怒、沮喪、失望和恐懼的交織,越是年輕,感覺越是强烈。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,最後都會接受死亡的現實。面對死亡需要很大的勇氣,人是很難安心做到的,如果親友能對垂死者作出實際和心理上的開解及支持,定會減輕其心理負擔和不安,較有意志的人,還可能在死前作出妥善的安排。
死者已矣,最重要的是活着的親友,因為還要繼續過活。特别是與死者生前一起生活的親人,一旦缺少死者,需要時間去接受現實和調整,上文所述的否定事實和不安情緒都會產生,祇要最終能走出哀愁,都屬正常反應。在此,親友彼此的開解和支持,對於生存者節哀順變,重過正常的生活,更是有莫大的幫助。
記得中學時讀過一首英國詩 “Death Be Not Proud” ,詩人 John Donne 比喻死亡為短睡,醒過來便永生,結尾的句子 “Death thou shalt die” 十分豪氣,若能如他所述去面對死亡,當然豁達,但一般人對死亡都有多少恐懼感。既不能預知死亡,又没有殺身成仁的慷慨,我認為最佳是能做好自己本份,盡量達到心安理得,死時可免却不少遺憾。多年前寫此文時,我希望能夠盡好父親的責任才死,如今孩子已長大自立,亦已退休,什麽時候歸去都沒所謂,祇願死時身體不受久病痛苦纏繞而已。
人死如燈滅,我主張身後事一切從簡,不必使親友勞心勞力,死後的臭皮囊,火化後撒在大海或泥土裏,什麼墓碑靈位都不需要。親友記不記起自己絕對沒有關係。我深信一個有愛心誠意,無愧於家庭及親友的人,死後必會在其家人及親友的心中,留下值得懷念的形象,這豈不比任何繁文缛節的形式更有意思嗎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