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我中學畢業五十周年,在香港的同學在十一月組織了一連串的活動,我參加了幾天的聚會,包括遊覽香港地質公園,慶祝五十周年晚餐,和廣州三日遊。
暢遊地質公園的那日是從西貢乘船出發,西貢海是香港海上最美景色的地方,有些小島年輕時曾經來過,正好藉此重温以前依稀的印象,當日天陰大風,航程需要作出調整,但是大家重聚的熱情,遠遠蓋過欣賞美景的意欲,歡笑聲,問候語,從岸上見面時,開船觀景,再回岸上聚餐,一直不絕於耳。不過到聚餐將峻,傳來有位同學在十小時前在加拿大因車禍身亡的壞消息,頓然改變歡樂的氣氛,大家默哀、嘆息、以至下淚,去懷念這位同學,帶着沉重的心情告別。
翌天的中學畢業五十週年晚餐,聚餐開始之時,我們都默哀以懷念逝去的同學。這是我見到最多同學出席的盛會,幾位畢業後至今才再見的同學,甫見面便能彼此認出,數十年前的友情,一下子便回來,絲毫不變。晚餐吃了三小時多,大家離開時仍依依不捨。
接着的三天,中國通的陳同學,為大家組織[食在廣州]之旅,在這段時間品嚐不少精選的美食,有母米粥的精釆順德火鍋(白灼及煎魚咀、魚滑),炳勝標榜的「清而不淡,鮮而不俗,嫩而不生,油而不膩」莱式(脆皮义燒、砂窩多寶魚、),張記的羊肉午膳(羊肉湯、燜羊靴、羊崧炒飯、),和滿園春的地道菜(裹蒸鴨、綠茶餅)。有陳同學的安排,才能大快朵頤,真是我們的福氣,。不過在廣州酒家吃最貴的一餐,有幾個菜倒令我有聞名不如見面之感,而且上菜速度就像催促盡快吃完,絕非待客之道。這純粹是我個人的感受,絕非埋怨陳同學的安排,反之,我非常欣賞他想我們一嚐這席素負盛名的粵莱的心意,祇是對酒家這晚的表現有點失望吧。
除了大吃大喝之外,陳同學更安排不少遊覽節目,使大家更能盡興。在廣州省博物館,看到宋元以來國畫展覽,乘船珠江夜游欣賞两岸的燈色,逛逛一德路的批發市場和上下九路的商店感受廣州的繁榮,參觀哥德式的石室聖心天主教堂,匆匆走過黄埔軍校舊址的房舍,看沙面及西關的大屋,增廣見聞,美中不足的是遊黄埔古村時已入黑,和登上有[小蠻腰]之稱的廣州塔時天氣不清而已。這次來廣州最深刻的印象,是街道遠比以前整潔,交通雖繁忙擠迫却沒那麽混亂,足見國家在這方面的成果。
聚會之前曾收到一則有關同學的定義: 「同學」這個抽象的、侵入血液的、融入生命的名字要比每個人的名字更重要、更溫馨、更具魅力。 同學,就是親愛的兄弟姐妹,是精神上的血親; 同學是一種別樣的情,有永遠說不完的話、敘不完的舊、道不盡的喜悅、訴不完的憂愁; 就算有一天滄海變成桑田,那些笑或淚、共同的畫面,也會永遠留在我們心裡,不會改變。 當全世界目光,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時,真的想知道你有沒有煩惱、你過得好不好、你是否快樂的那個人,就是同學。 同學它是存在於我們心中最珍貴的記憶或真諦。 在你失意或悲傷的時候,它給你以撫慰; 在挫折的時候,它給你提供價值感和方向感; 在你老去時,可以回味、品味,使你重溫年少,重度青春……
這段話在這次重聚,感受尤深。我們一同讀書,一起長大,說是畢業五十年,其實多位自小學五年級到大學預科均同校,相識已逾半個世紀,仍能能夠相聚,能不享受、能不珍惜這段時光嗎?雖云時光不會倒流,兒時不再,我們就彷彿回到在校的日子,齊齊返老還童,重温以往的輕狂,重拾以前的趣事,歡笑中偶帶唏嘘,捉狹時不忘關懷,彼此放開懷抱,恩怨寵辱皆置諸腦後,盡情享受這幾天。
人生自古傷離別,歡聚後的揮手話別,不無惆悵。在我們這個年紀,誰也不能保証下次的聚會能否出席,可是這次的重聚的歡樂,肯定成為我腦海中珍貴的回憶。再以蘇軾名句「但願人長久」,衷心多謝同學們再次給我這段難忘的日子,特别感激陳徐林三位同學的安排,使我們團聚得更有意思,祝福同學們身體保持健康,大家再能同享夕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