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泥鴻爪,源出蘇軾和應其弟蘇轍所作的「和子由澠池懷舊」一詩。宋仁宗嘉佑元年,蘇軾兄弟赴京應舉,路過澠池時寄宿於老僧之房舍,曾在牆上题詞。六年後蘇軾派任鳳翔簽判,其弟蘇轍送行,蘇軾再經澠池,收到蘇轍的詩,懷念當年在澠池僧舍渡宿和在壁上題字之事,寫了以下的詩:
「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,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,往日崎嶇君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。」
蘇軾天才橫溢,在這首詩中,不單祇是緬懷過去兄弟同行的情景,首四句更以飛鴻踏雪的比喻,寫下他對人生的感悟,人生的經歴,就似飛鴻踏過雪泥,雪上偶然留下足跡,鴻飛雪融,足跡湮滅,不知飛往那方,就如兄弟當日在牆上的題字,已因壁破再也見不到了。
這四句越看越喜歡,越看越有意思,越看越引起共鳴,於是就把雪泥鴻爪四個字刻個印章送給自己。回顧自己大半生的經歷,大部分都像雪泥鴻爪,有些事情,當年經歷時相當在意,現在看來根本不算是什麼,反而感到人生苦短,凡事斤斤計較,祇會自尋煩惱,得放開便應放開,譲生活好過一點,人生豐盛一些,才對得起自己。